澳门特区政府已经积累了这样一笔巨额广义储备资产,其规模堪称目前澳门最大的投资公司,如果运用得当,完全可以为澳门经济间接多元化、为澳门财政健康等目标发挥较大积极作用,为澳门现在和未来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但迄今上述财政储备资产不仅未能充分发挥上述期望价值,其投资收益率也偏低,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以财政储备投资替代过高福利支出,消除高福利带来的澳门经济社会副作用,并更好地达成社会福利等项政策原本期望达到的目标。 在我看来,澳门财政支出结构中的社会福利等项消费性支出占比过高,且存在向下刚性,投资性支出占比不足。2014年下半年以来,澳门经济和财政状况恶化,财政向澳门居民“发红包”规模却有增无减,每位澳门永久居民在现金分享计划下获得的款项从2008年的5000澳门元提高到2014年的9000元。即使在2015年1-8月博彩税收入锐减、9月份所有公共部门启动紧缩财政开支措施时,特区政府也宣布各项民生福利开支(包括本年度的现金分享计划)也不受影响。这种向下的刚性因澳门“社团社会”特征等因素而加剧,且很可能给未来特首留下棘手麻烦,因为届时新特首若因财政压力而想削减福利,必然招致反对。 实际上,随着初级产品行情逆转,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转为输入性通货紧缩压力,初衷很大程度上是抵消通货膨胀对基层民众生活影响的现金分享计划已经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相反,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逆转,人力成本上涨已经成为内地通货膨胀主要的动力,以至于出现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大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涨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服务价格涨幅高于消费品价格涨幅、传统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价格涨幅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涨幅、餐饮家政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价格涨幅高于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现象,澳门也日益往这个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在澳门维持高福利只会加强本来已经大幅度削弱、逆转的通货膨胀压力,甚至形成高福利与通货膨胀压力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 三、澳门财政储备投资基本思路 澳门财政储备投资本质上属于澳门特区地方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其体制改革应根据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前景需求,以及国家发展大势,在汲取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与投资、主权财富基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确定澳门特区政府地方国资管理运营基本原则、目标、方式。其基本构想可以考虑如下: 首先,财政储备资产划分为基本储备和超额储备两个部分,前者重点目标是提高财政储备投资收益,后者重点目标是应对未来可能财政赤字。为此,两部分构成定位如下: 基本储备。追求回报较高、期限较长投资,其中部分可用于较高风险投资,主要目标是为澳门特区财政提供长期性可持续的投资收益来源,更多地投向内地和国际市场。为此,这部分储备资产构成中股权性投资应占较大比重,而且其股权性投资中不仅仅包括二级市场的投资,也包括面向一级市场的PE、VC类投资。 同时,一部分旨在替代现金分享计划等社会福利计划的投资也可纳入基本储备范畴。如前几年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澳门特区政府某些旨在平抑物价的措施因不够得法而支出高、效果差,如南粤集团参与了特区政府建设蔬菜流通设施的投标,但这种方式效果不是太好。在我看来,倘若特区政府能汲取内地城市多年来建设“菜篮子基地”的成功经验,与南粤集团合作在内地建设专门的“菜篮子基地”,耗资会少很多,而效果会好得多。这类“菜篮子基地”投资资产未来如果不再需要,还可以出售。 超额储备。投放于流动性较高资产,为较高安全性和流动性可以牺牲相当程度的收益性,用于弥补特区财政年度波动中的支出不足,以及在市场波动时用于紧急干预市场(如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和2015年A股市场波动)。当澳门特区政府出现财政赤字时,超额储备耗尽后方可动用基本储备。为此,超额储备资产中债券等高流动性资产占比应当较大。 其次,在财政储备资产投资运营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市场化工具的潜力,积极探索引进市场化信托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参与管理。特别是基本储备中面向一级市场的PE、VC类投资部分,必须引进市场化信托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管理。 第三,积极探索推进澳门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内地园区等资产开展公私合作(PPP)项目实践,放大澳门广义财政储备资产的影响力。在此进程中,积极探索利用内地多层次产权市场和香港金融市场推进上述实物资产证券化,以提高整个澳门广义财政储备资产的流动性。 第四,强调“搭快车”,这不仅仅是指澳门财政储备投资布局要因应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而且在具体项目选择上尽量多选择内地大型企业和机构合作,以便充分利用对方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人才等资源。特别是在大型国际投资项目中,与内地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结伴“出海”,能够分享良好条件,摆平风险。 如中广核在英国投资运营的欣克利角核电站,其建成后售电电价是火电价格两倍,如果能参股中广核主导的这个项目,就能分享其长期性较高收益。又如趁初级产品熊市的良机开展反周期海外资源开发投资,无论是拿到资源,还是取得未来资源销售渠道,澳门财政储备投资机构都需要内地大型机构作为合作伙伴。 第五,建立一元化的澳门财政储备投资管理机构。在此投资公司下可以设立多个子基金,但不宜设立多个平级的澳门财政储备投资管理机构,以免分散澳门财政储备资金,降低其市场影响力,并制造内部权力竞争。这个机构建议从金融管理局分立出来,并将澳门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纳入,成为其下属子公司。(编辑 祝乃娟)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