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Macao GlobalNews Help Mobile version
China China World Culture BuddhismNews

体验非遗文化—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新闻发布会举行

Source:澳门卫视 Author:李桦君 人气: Release Time:2017-06-01
Summary:澳门卫视 成都报道(记者 李桦君)6月1日,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市政府办公区举召开。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新闻发布会举行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新闻发布会现场
澳门卫视 成都报道(记者 李桦君)6月1日,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市政府办公区举召开,四川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窦维平、成都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立志、青羊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詹庆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此次新闻发布会由成都市委外宣办(成都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杨小明主持。澳门卫视记者受邀来到现场采访。

新闻发布人席

发布会现场

       据澳门卫视记者现场了解,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的国际社会唯一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化节,是国内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的文化节。非遗节经过连续五届成功举办,已永久落户四川、定点成都,并逐渐成为四川乃至中西部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盛事。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于6月10日—18日正式举行。

四川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窦维平在会上发言
       据窦维平介绍,四川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是全国文化大省、非遗大省;成都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四川省和成都市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承文化,非常珍惜非遗节品牌。认真办好今年的非遗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据悉,到目前为止,第六届非遗节的各项节会活动筹备已经基本就绪,本届非遗节的主题是: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天府情”为活动主线,将举办400多场各类节会活动,已经确定参与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105个,其中参加会议和国际论坛的82个,参演国家13个,参展国家23个。
主体活动尽显非遗魅力
1、开幕活动——掀开文化盛会的帷幕
       据了解,去年,国务院批准将“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10日是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节在这天开幕,并作为全国非遗的主场活动,各类展示、展览、展演将全部亮相。
2、国际论坛和国际会议——发出非遗保护的中国声音
       6月10日下午,将在锦江宾馆举行国际论坛,文化部项兆伦副部长和赞比亚文化部长将发表主旨演讲,国内外专家将围绕“非遗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献智献计。6月11日至13日,在锦江宾馆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公约》全面成果框架政府间工作组会议,中国等82个《公约》缔约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会议将发表体现非遗保护中国声音的成果文件。

3、世界风——展示人类文化多样性
       在非遗博览园,23个“一带一路”国家将展出其传统手工艺,13个国家的绚丽多姿的表演队伍轮流登台演出。

4、中国节——中华民族的时间智慧和时令生活
       在世纪舞广场举行“中国24节气与我们的节庆生活”展览展演活动,人人可以参与互动。还将在都江堰举办田园诗歌节和说唱艺术展演、在新津县举办龙舟赛、在彭州举办第33届成都·彭州牡丹花会等。

5、中国戏——荟萃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从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中精选的34支表演队伍,在博览园举行86场推介展演活动,作为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超市,现场推介和采购洽谈。

6、中国艺——非遗薪火,代代相传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展、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非遗新生代传人竞技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展,老中青传承人结合、民间和高校结合,展示非遗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自觉。还将举办35场传统武术竞技展,武林高手云集,盖世武功过招。
7、天府情——巴蜀工匠配天籁之音
       四川省各市州重点展示传统工艺振兴成果,省文化厅专门在省非遗保护中心举办“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天籁之音”四川非遗声音记录档案展。
8、广参与——保障文化民生
       本届非遗节坚持公益性,着力扩大民众参与,注重社会效益。非遗节400多场活动,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在注重办好主会场非遗博览园各项节会活动的同时,在成都市的城乡广泛开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和主题分会场活动,组织开展多400场惠民生展演活动,让非遗节真正成为“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
       在会上窦维平就如何持续打造非遗节和保证非遗节常办常新作了简要说明,窦维平表示非遗节已经办出了一个品牌。从下一步再继续发展,一个是开放的思路,一个是内涵的发展。形成一个IP的发展思路,成为一个世界级的IP,具体还是要从举办高档次论坛以及提升参与度和进行产品升级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成都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立志在会上发言
天府文化彰显成都风采
       据澳门卫视记者了解,前不久,成都市召开了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明确要求持续办好非遗节,打造非遗之都。
       陈立志说到,非遗节是成都市唯一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持续举办的国家级品牌文化活动,也是中国唯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参与主办的国际文化活动。经过持续举办,国际社会对非遗节的认可和参与持续提高,今年参与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达到了105个。非遗节是我国国际参与最广泛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是成都市国际参与最广泛的城市品牌活动,对于扩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陈立志介绍,成都市将以10周年为新的起点,持续打造非遗节品牌,努力把非遗节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同时,活态传承的非遗是天府文化最生动活泼的重要内容,举办非遗节,在交流互鉴中,将积极促进非遗传承和天府文化发展,国内外嘉宾将身临成都,真切感受成都非遗和天府文化的魅力,有效的促进天府文化的传播推广。
1、夯实基础,完善非遗名录体系
       成都市现非遗代表性项目134项、健在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9名、传承基地4个、传习所71个、传承基地学校20所、优秀实践单位16家、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生产性保护企业98家。突出非遗传承传播和非遗生产性保护两个重点。围绕非遗传播,开展了“畅游成都体验非遗”“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培育了20所非遗传承基地学校,探索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的路径。围绕非遗生产性保护,构建包括非遗传统工艺重点项目、重点非遗企业、非遗特色产业集聚区等的非遗生产性保护体系,加强非遗特色文创产业方面的课题研究。
2、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成都市正在开展“非遗特色小镇”的申报评审工作,以此推动非遗资源丰富、非遗氛围浓厚的“特色小镇”建设、培育、发展工作,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第一批“非遗特色小镇”将在第六届非遗期间公布和授牌,这将开创全国先例。
3、振兴成都传统工艺
       成都市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所涉行业较广,发展基础较好,现有市级及以上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类项目71个,所涉非遗企业年总产值约200亿元,可纳入传统工艺振兴范畴的非遗项目有25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7个、市级10个,包括蜀锦、蜀绣、漆艺、银花丝、竹编、棕编、川派盆景等,所涉非遗企业年总产值逾20亿元。为提升成都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及创新创意、品牌和产品的营销推广、后继人才培养、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传承和再创造能力,经积极沟通,中央美术学院将在崇州市设立驻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这将是全国的第7个传统工艺工作站。

4、发展非遗特色产业集聚区
       成都市已形成一定规模,以非遗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有7个,其中郫都区川菜产业园、成青路川派盆景产业带形成了较大规模和良好效益,其他的文殊坊非遗主题街区、天府锦绣工场、国际非遗博览园、郫都安靖蜀绣基地、新都锦门丝绸商贸旅游小镇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化发展基础。
       而对于天府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陈立志从经济发展与非遗的保护和经验方面作了说明。
       在经济发展与非遗的保护方面,将围绕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开展非遗传播、扩大非遗影响力,提高民众的非遗意识。围绕发展的天府文化,比如创新创造、优雅时尚方面的潜力,推进非遗适应现代生活、市场需求、现代审美理念的系列产品。围绕成都西部文创中心城市建设,挖掘非遗资源,推进非遗传承人与企业与创意设计机构的合作,在保护非遗项目、传统工艺流程和真实的基础上,改善材料、提升产品的品质,培育本土的品牌,依托成都国际非遗节,把成都建设成为国际非遗产品的集散贸易中心。围绕成都对外交往中心城市的建设,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展销等对外交流活动,依托成都国际非遗节把成都建设成为非遗学校交流、高层对话、创新产品发布的国际平台。
       在经验方面,完善三个体系,夯实非遗保护传承基础,非遗数据资料体系、非遗名录体系、非遗保护政策体系,就是在完善体系建设方面,第一是完善非遗数据资料体系,二是完善非遗名目体系 三是构建非遗保护政策体系,完善非遗保护机构。

青羊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詹庆回答记者提问
       詹庆在会上表示,针对往届举办非遗节的情形,此次非遗节为了有效的疏导人流,采用免费不免票的政策,可以提前在现场领取,然后凭票入门。每天的开放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5点半,非遗博览园位于青羊区,目前包括园内的设施安全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将在6月9号以前到位。
  关于交通组织,主要还是依靠公共交通。届时将在每条公交线上增加25条,第二是坐地铁,可以直达非遗园门口,到时候可以根据情况加开。
同时将提前做好安检、保安人员的活动,进行及时的疏导,博览会期间将会有大量私家车出入,园内大概有2700个车位,在园外大概有2000个车位,但是这些车位应该还是不足的,因此还是鼓励绿色出行,更多的使用公共交通来参与。

现场记者提问
       据了解,作为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的非遗节创办于2007年,今年刚好10周年。如今,非遗节已经成为了国际国内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宣传展示人类文化多样性、交流互鉴非遗保护经验、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国际文化盛会和城市文化品牌。
(澳门卫视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Editor:李桦君
HomePage | Macao | GlobalNews | Help

 PC version |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