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衛視 成都消息(編輯 楓楊)11月23日,由中國外文局、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承辦,成都商報社協辦「2018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幕。
論壇上,來自18個國家的120餘位國內外嘉賓圍繞「智庫合作發展與全球治理創新」主題,通過大會演講以及「『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新願景」、「智庫合作與全球治理新方案」、「改革開放與全球治理新動力」三個平行分論壇展開交流研討,為中外智庫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髮展建言獻策。
據了解,「『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新願景」分論壇重點評估「一帶一路」建設五周年以來的成效,研討「一帶一路」建設在國際公共產品供給、推動區域國際合作等領域的作用和貢獻,重點研判「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智庫合作與全球治理新方案」分論壇圍繞國際智庫合作與全球治理創新這一主題,深入評析智庫在全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全面剖析全球智庫合作發展的最新動態,研究提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政策建議,重點評估金磚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角色和作用。
「改革開放與全球治理新動力」分論壇重點研討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世界意義,圍繞第四次工業革命與創新發展,全球治理與開放型世界經濟等議題,共享治國理政經驗,探索全球治理創新,特別總結交流成都改革創新探索經驗,以本土實踐經驗為其他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論壇閉幕式上還發佈了《中國在當前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評估報告》、《「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中國觀報告》、《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成都共識》三項重要成果。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高奇琦教授對《中國在當前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評估報告》進行了解讀,報告顯示全球治理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加深、現有全球治理機制面臨風險和挑戰、貿易保護主義威脅全球治理機制、中國積极參与全球治理,深刻影響了全球治理的發展態勢、中國在傳統全球治理機制中的決策影響力不斷加大,但此類機制面臨不斷加大的改革壓力、在應對全球治理挑戰方面,中國積極履行了「共同但有區別責任」。
《「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中國觀報告》是基於對「一帶一路」沿線17個主要國家(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波蘭、塞爾維亞、捷克、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基斯坦、羅馬尼亞、印度、南非、肯雅、埃及、巴西)8500名受訪者在線調查後得出的結論,展示了「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民眾對中國整體形象和各領域發展的認知。調查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國整體認可度較高,中國道路和國際影響力獲好評;受訪民眾認可中國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對中國經濟抱有很大信心;受訪者認可中國擁有強大文化實力,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受期待;受訪者稱讚中國科技創新實力強大,高鐵成就最受矚目;「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普遍讚賞中國是負責任大國,積极參与全球治理表現廣受好評;「一帶一路」倡議深入人心,未來挑戰不容忽視。
《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成都共識》內容主要包括同舟共濟、公平正義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理念;包容普惠、合作共贏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目標;共商共建、與時俱進是全球治理的基本方法;智庫加強交流合作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動力。
此外,國際智庫合作交流研究基地揭牌儀式也在本次論壇上舉行。
(澳門衛視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