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衛視 成都消息(編輯 楓楊)春節期間,2019年第十一屆金沙太陽節盛大開啟,吸引了眾多遊客及本地市民參觀遊覽,目前,各項活動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2月19日,也就是農曆的正月十五,在元宵佳節來臨之際,金沙遺址博物館再一次成為了大家觀賞遊玩的好去處。
每年太陽節是金沙遺址博物館夜間開放時段最長的時期,也是主題燈展點亮之時。今年太陽節將用「瑪雅之光、古蜀文明、新春民俗」三大主題的40多組燈組,用5組超15米高的特大型燈組,5000餘串樹木裝飾,超1000平米的氛圍營造,照亮金沙的夜空。
古蜀家園 摸底河畔聆聽金沙故事
![]() (圖片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張艷)
《漢書•地理志》記載成都平原「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民食稻魚」。大約5000年前,古蜀人就已生活在今成都平原一帶,千百年來,他們打獵放牧,耕田播種,臨水而漁。
![]() (圖片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張艷)
在這組名為「古蜀家園」的燈組中,竹林、小屋、麋鹿、游魚等景觀再現古蜀國土地肥美、江水沃野的自然生態環境。數十條藍色燈串模擬的河流汩汩流動,蜀人臨水而漁,好一番悠然自得。
![]() (圖片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張艷) ![]() (圖片來源:攝影/張金智)
在古蜀人的生活中,祭祀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先民們通過盛大的祭祀儀式,將各種珍貴的器物獻給祖先和神靈,祈求四時和順、五穀豐收。在這組高達15米燈組上,他們奉上玉海貝、玉璧、金蛙形器等金沙遺址祭祀區出土的寶貴文物,下方4名祭司手捧象牙俯身跪拜,重現金沙出土文物玉璋上刻畫的古蜀祭祀的盛大場景。
![]() (圖片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張艷)
作為古蜀人生存的沃土,成都平原氣候溫暖濕潤、植物繁盛,同樣也是各種野生動物生存的家園。在金沙遺址祭祀區出土了大量獸骨、象牙和鹿角,可以想像,「呦呦鹿鳴」的動人畫面常常出現在蜀人的生活中。在金沙太陽節上,彩燈紮成的靈動小鹿彷彿在指引着路人,把他們帶到那個古老神秘的金沙王國。
![]() (圖片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張艷)
除了小鹿造型的燈組,來到金沙還能看到從古蜀「穿越」到現代的超萌梅花鹿。在茂竹修林、綠樹環繞的鹿苑中,可愛的梅花鹿悠閑地嚼着青草,時而嬉戲追逐,時而細聲鳴叫,置身其中,好像回到了那個令人神往的古蜀時代。
九天開出一成都 絲路里的天府盛景
![]() (圖片來源:攝影/張金智)
走過古蜀先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敬天禮地的千年時光,從山清水秀的古蜀家園中走出,便一腳踏進了「天府之國」的醉人盛景中。
「九天開出一成都」燈組,取自李白的詩句:「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成都是中國絲綢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鮮艷的色彩、高超的技藝與鮮明的地方特色使蜀錦聞名天下,成為南北絲路與海上絲路上的重要物質載體。
![]() (圖片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張艷)
除了「漲知識」的傳統文化主題燈組,渲染新春喜慶氛圍的燈組也是拍照打卡的熱點。家人與朋友歡聚的喜悅,美好的新年願景,都藏在這一座座流光溢彩的彩燈中。
![]() (圖片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張艷)
元宵佳節,除了賞燈,精彩紛呈的演藝節目也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元宵當晚7點半,金沙太陽節主舞台上還將上演一場精彩絕倫的元宵晚會。在時長一個半小時的演出里,以瑪雅文明、古蜀歷史和天府文化為主題的表演節目精彩紛呈,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將金沙與遊客相連接,可謂是一場值得期待的視聽盛宴。
(澳門衛視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