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通訊社 馬來西亞分社寧波現場報道(記者 Liro 編輯 Fiona)7月5日,海峽兩岸8家媒體10多名記者聯合採訪團,開啟了由中國華藝廣播公司主辦,二岸媒體協辦的「台灣青年大陸追夢、築夢、圓夢——華廣青年匯·雙創走透透」採訪報道活動。該活動以「雙創」為主題、以台灣青年為主角、以全媒體產品為呈現平台,對在寧波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進行集中採訪報道,全面展現大陸為台灣青年就業創業提供的廣闊發展空間和支持舉措。
7月10日上午,聯合採訪記者團走訪了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試驗區—深圳前海,一起見證這片被稱為「特區中的特區」的15平方公里土地的獨特魅力。 青年夢工場位於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第11單元,佔地面積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由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設計師何周禮設計,可容納約200家創業企業或團隊入駐。
青年夢工場的設計靈感源於香港青年設計師對在前海實現「中國夢」的解讀,整個園區俯瞰下來,如同一個繁體的「夢」字,寓意着「中國夢,前海夢」。
![]()
前海夢工廠園區規劃展示區
![]()
創業者在記者們的採訪
![]()
創業者在接受記者們的採訪
![]()
創業者在接受記者們的採訪
![]()
記者團與前海創業者一起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標誌前合影
據悉,夢工場項目自郀I以來,得到港澳各界的廣泛關注,梁振英、林鄭月娥、崔世安等港澳特首先後到訪夢工場,並給予高度評價,四年來年接待港澳青年參訪超過20000人次,成為港澳青年了解內地發展的重要窗口和橋樑。
夢工場集聚了國際一流的創業資源,引進IDG、香港X科創平台、港科大藍海灣等等38家國內外一流創業孵化機構和投資機構,搭建了創業服務、孵化器集群、投融資、宣傳推廣、國際路演、創業導師輔導六大平台,搭建了深港創客、創投、媒體三大聯盟,逐漸形成了完備的創業生態圈。
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共計356家,其中港澳國際團隊176家,超半數創業項目成功拿到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
四年多來,夢工場聯合合作平台機構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活動近600場次,夢工場及創業團隊接受了包括央視新聞聯播等數十家各級各類媒體採訪,發佈宣傳報道600餘篇,年均接待參觀團隊800餘批次,日均接待業務諮詢50餘人次,夢工場社會關注度及業界影響力的持續上升。
記者了解到,前海深港合作區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是支持香港長期繁榮的戰略平台。黨的十八大後,習總書記將離京到基層視察的第一站選在了前海,要求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總書記又提出,前海要為香港擴大發展空間,要為推動香港結構優化發揮槓桿作用,要切實增強與香港的關聯度。
為落實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前海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探索落實總書記指示的有效實現途徑,既立足當前又着眼長遠,主動以青年工作為突破口,着眼於協助香港解決青年發展問題,豐富前海深港合作的內涵,提升深港合作的成效。為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創新創業,將前海打造為港澳青年內地發展的「第一站」,早在2014年下半年,我們就聯合深圳市青年聯合會、香港青年協會三方共同發起建設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以下簡稱「夢工場」),並於2014年12月7日正式郀I,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時任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全國政協副主席、時任香港特首梁振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時任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等共同揭牌。目前夢工場已初步構建起完善的創新創業孵化生態,在支持港澳及國際青年在前海創業發展方面發揮着積極作用。
記者了解到,前海管理局上月剛剛正式對外發佈了《前海青年創新創業夢工場入園企業管理辦法(暫行)》,深港以及國際創業青年可以根據暫行辦法申請入駐前海青年夢工場。
《暫行辦法》明確了創業企業或團隊的入園標準和申請流程,要求創業青年從事的項目須符合《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產業准入目錄》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同時要求創業項目須具有創新性、較好的市場前景和產業化條件。《暫行辦法》特彆強調前海青年夢工場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明確鼓勵獲得「千人計劃」、「孔雀計劃」、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獎項、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以上,或擁有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的企業或個人可優先申請入駐。
《暫行辦法》還提及,入駐前海青年夢工場的創業企業或團隊除可享受前海的優惠政策外,還可享受場地租金減免、「拎包入駐」及「一站式」創業支援服務等。
據悉,青年夢工場重點引進國內外十多個創業服務平台機構,除便捷的工商稅務註冊登記外,還提供法律、財會、人力資源等諮詢服務,境內外銀行、天使投資人、私募基金、融資擔保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等機構將集聚青年夢工場的創投廣場,為創業青年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扶持。
(文章來源:亞太通訊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