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衛視 太原消息(編輯 楓楊)厚重輝煌的革命歷史,鑄就了光耀千秋的紅色文化,中國革命先輩和人民群眾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波瀾壯闊的史詩。
正值祖國70歲華誕之際,澳門衛視西部機構山西欄目中心——《山西文旅》欄目組策劃、拍攝、製作的「紅色文化」系列節目,將於8月1日建軍節晚19:56,在澳門衛視衛星頻道面向亞太5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
「紅色文化」系列節目將以第一視角帶觀眾們穿越戰火紛飛歲月,聆聽戰爭年代最真實的故事,與大家一起走近歷史,感受戰爭年代老兵的家國情懷。
抗美援朝精神譜寫時代讚歌
有一場戰爭,叫「抗美援朝」;有一句口號,叫保家衛國。當戰爭來臨,軍人只有一種態度,那就是,隨時準備戰鬥!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聲吶喊,中國人民志願軍以不怕犧牲的精神,向世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戰爭奇蹟,把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徹底打服。它所激發的中華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動力。
![]()
孫佑傑老先生
「紅色文化」系列節目第一期人物是一位年過九旬的戰地記者講述參加抗美援朝的親身經歷。他以筆作槍,曾經在戰火連天的朝鮮戰爭中,冒着生命的危險,記錄著抗美時期,我軍與敵人交戰的過程中那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故事。
而今,他久經歲月的洗禮,步履蹣跚已是鮐背之年,然而他晚年仍筆耕不輟,已出版6部著作,其中反映朝鮮戰爭紀實文學《鴨綠江告訴你》,榮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其美術作品在2008年紀念劉少奇誕辰11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榮獲金獎後,2009年創作的《飛天夢圓》工藝書法又在第五屆「歐陽詢獎」全國書畫大賽中再度獲得金獎,並被授予「中國當代資深書畫家」榮譽稱號,作品入編《中華當代書畫名家墨跡選》。
追尋紅色足跡,緬懷崢嶸歲月
![]()
「我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在戰火中受到了磨練、鍛煉和成長。使我心中有黨,不迷航。心懷祖國鬥志昂,艱難險阻勇向前,為國盡忠最高尚。」——孫佑傑老先生
![]()
為了真實呈現、還原歷史史實,澳門衛視《山西文旅》欄目組遠赴煙台尋訪了一位歷史的參與者、見證者——原志願軍27軍戰地記者孫佑傑老先生。
孫佑傑(1926~),山東文登人,《煙台日報》原副總編輯,從事新聞、美術工作,他是抗日戰爭時期入伍的戰地記者,同時也是一位軍旅作家和軍旅美術工作者。
![]()
老人向我們還原了諸多震撼人心、殘酷的戰爭場面。殘暴的美軍向朝鮮發動的第一次慘不忍睹的空襲;用生命告訴我們軍人職責的「冰雕連」;崢嶸歲月那支不畏艱險,殺出重圍的「尖刀團」……然而敵人的「絞殺戰」愈強烈,我志願軍的抗敵鬥志就愈加強烈。
![]()
採訪中,孫佑傑老爺爺和我們分享到,曾經在戰地中和士兵們憧憬着未來的生活「可以每天吃麵包、喝牛奶,願意吃餃子吃餃子,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不僅可以吃的飽還可以吃的好,注重營養,飯後還能再來個大蘋果,每天像過年一樣。」
![]()
現如今,他們曾經對未來大膽的願望現都一一實現,我們富足的幸福生活,都是曾經老前輩、老革命家在艱難的環境條件下捨身往死、頑強浴血奮戰換來的。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感恩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們為同仇敵愾取得戰爭勝利的老兵欣喜,也為戰火下犧牲的戰友和無辜百姓而抽泣。老兵的精神是一種永不會褪色的民族精神。弘揚紅色精神,激發年輕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留下來的不怕苦不怕累,自製自律,勇於拼搏的大無畏精神!他們以澎湃的衛國情操,為祖國立下赫赫戰果,讓後人膜拜!
![]()
澳門衛視《山西文旅》欄目組與孫佑傑老先生夫婦合影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老一輩革命家精神將激勵着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澳門衛視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